盛軍:退伍軍人的商海生涯—德盛兄弟盛軍董事長采訪錄

歲月給了他智慧,給了他閱歷,卻沒能在他的臉上留下一絲痕跡。他,歷經磨礪,煥發光芒,充滿自信;他,內外兼修,從容淡定,彰顯品位與格調;他,膚色古銅,五官輪廓分明而深邃,猶如希臘的雕塑,幽暗深邃的冰眸里,散發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堅毅。

北京德盛兄弟木制品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盛軍是天生的企業家,也是典型的木制品狂人。你無法想象,當身材不算偉岸的他與冷冰冰的大型機器站在一起會帶來怎樣的一種視覺沖擊和心理震撼。

堅韌的他有著一份執著的夢想:改變中國家居傳統的作業方式,讓工業勞動者快樂地工作,從而打造中國“木制品產業的龍頭企業”。

讓我們一起走進退伍軍人盛軍的商海生涯:

位于北京市通州區九棵樹金成中心的北京德盛兄弟木制品品牌始建于2010年,是一家從事工業設備一站式服務的創新型民營高新技術企業。走進北京德盛兄弟木制品品牌(以下簡稱:德盛兄弟)。現代美與古典美相結合的視覺沖擊撲面而來。炫酷的木質品展示、舒適的辦公環境,多彩的企業文化墻……大到整個空間布局,小到屋內飾物的DIY設計,無不彰顯著工業、科技、藝術的完美融合。這一切源于盛軍對工業、對藝術的理解與熱愛。

盛軍,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藝術天分。熱愛生活的他,習慣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用作品展現出來。公司的產品展示室放滿了他的作品,這些作品激勵著他和員工積極自信地面對每一天。盛總是一個有品位的男人,也是一個有格調的男人。這種內涵,反映在他的格局上,更反映在他謙遜的內心世界里。

事業:趨勢,本質的東西才是最重要

上世紀80年代,盛軍參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退伍后,他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離開故土獨自一人來到上海開始了創業之路。陌生的環境,巨大的競爭壓力,沒有讓盛軍退縮,更加激發了他的斗志。時至今日,盛軍常常談起那段難忘經歷時會說:那個時候我經常用馬丁路德金的話鼓勵自己‘如果你不能飛,那就奔跑;如果不能奔跑,那就行走;如果不能行走那就就爬行;但無論你做什么,都要保持前行的方向’。

“一直在路上,那個時候,每天的目標是最少跑8個客戶,最多一天跑十幾個客戶”,盛軍口袋里常年裝著一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客戶的信息。從青浦到浦東,從嘉定到奉賢,從寶山到松江……

經過幾年積累,盛軍開始涉足進口板材產業。對他來說,這是他所喜歡的領域,但是創業并不是他想象的一帆風順,作為初始的二、三級代理商的他,同時面臨著銷售業務開拓受阻,房租、員工工資等費用不斷增加的雙重困難,巨大壓力讓盛軍感覺到了孤獨和惶恐。那天,他喝了一些酒,然后告訴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后”。于是,第二天他還是會像打了雞血一樣去跑業務,最終他的真誠和執著打動了客戶。在發展板材業務的同時,盛軍認識到了服務、品牌的重要性。

2008年,盛軍找到了自己的職業定位,北京德盛兄弟木制品品牌順勢成立,致力于成為中國最精細化的建材產業一站式服務商。然而,盛軍提出一站式服務,一開始,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對。員工的不理解、合作商的反對,曾讓盛軍一度懷疑自己。在那個時候,又是那一句話,“一個人要信賴自己,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讓他堅持了下來。組織員工去歐洲學習先進技術、免費為客戶提供貼心服務、深入現場了解客戶痛點、研發德盛板服務卡,最終他的“德盛兄弟”一站式服務系統終于成功應用于市場,并一直延續至今。

他總是輕描淡寫地訴說著經歷過的挫折和痛苦,好像在說別人的故事一樣。盛軍用他簡單易懂的信仰跨過了一道又一道坎坷,當然,最終,等待他的是一個又一個燦爛的艷陽天。

(附:盛軍發展歷程)

1999年,投身于進口高端裝飾材料行業, 上海,廣州,北京等地廣結人緣。

2001年,專注于歐洲進口裝飾材料,與歐洲各大裝飾材料集團結下深厚友情。

2006年,開始成為世界排名最前列之一的SONAE環球木業集團中國區總代理。

2008年,引入世界最嚴格環保標準F4星級板材在中國銷售。

2010年,開創使用歐洲進口芯材國內加工的先河, 創立高端環保家具板材品牌“德盛兄弟”。

2015年,致力打造中國家居行業的品牌聯盟,優化與整合銷售平臺,讓中國千千萬萬普通家庭都可輕松擁有德盛板材制造的高端環保家具。

夢想:成為世界一流的家居品牌服務和運營商、服務千家萬戶,改變環境為子孫后代造福。

2008年前,盛軍去了一趟歐洲。這次旅行帶給盛軍的和德盛兄弟的是一種叫做環保F★★★★的全新理念。“F★★★★”描繪了制造業的未來愿景,提出繼蒸汽機的應用、規模化生產和電子信息技術等三次工業革命后,人類將迎來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在歐洲,盛軍親眼見證了“智能工廠”和“流水化作業”帶來的震撼。這也讓他聯想到了國內制造業長期形成的臟、亂、差的現狀。他說,即使我暫時不能改變這一狀況,我也要把環保F★★★★這種先進的理念帶回國內。當游歷過歐洲的木材生產工廠及建筑群之后,他找到了解決方法。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德盛兄弟就開始了這樣的嘗試,作為產學研結合的積極踐行者,德盛兄弟與歐洲合作伙伴建立了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為國內園林藝術學員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實踐機會。德盛兄弟技術和藝術和諧統一,學生們的創意作品和企業的生產實踐密切結合的教育方式深深打動了盛軍。他首次提出建造“培訓服務班”的理念,目前他所創辦的北京德盛兄弟木制品有限公司以“進口板材”為主導,盛軍還陸續研發推出《板材專業知識》、《板材銷售問答解析課程》、《家居品牌推廣落地指導》、深受廣大銷售展員的歡迎,同時還有針對解決經銷商運營問題而推出一系列方案班:如《銷售系統方案班》、《促銷活動方案班》、以及高端產品,其產品追求簡單、實用、落地,其勤奮的精神,以結果為導向的工作習慣,也是其被譽為最具實戰派的企業家導師,并成為多家公司戰略顧問,同時也是北京德盛兄弟木制品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并擔任多家公司的董事,眾多企業的傳奇歷程,無不印證了他深厚的知識沉淀,為了成就更多企業的夢想,他將成功的智慧傾囊相授,致力于幫助中國的板材企業走向正規化、專業化、系統化。

家庭:愛人是我一生的驕傲

長期以來,中國奉行“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文化。有人認為,一旦女企業家打破了這種平衡,從主內開始轉向主外,就會導致家庭出現問題。而盛軍的愛人無疑是個例外。

盛軍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事業上,更反映在他的家庭上。在外面,他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企業家;在家里,他是一個好丈夫。

說起家庭,盛軍最驕傲的是他的愛人。他的愛人目前在德盛兄弟的前線工作,他說他最開心的不是別人夸他多有錢,多有能耐,而是客戶向他反饋他的妻子很能干時,那種自豪感是最令他開心的。他說很多時候,他覺得自己虧欠自己的愛人。當工作中遇到難題的時候,盛軍的妻子放棄了國外讀研的機會留下來幫他,他總是責怪自己不是一個好丈夫。

盛軍說,他年輕時脾氣不好,隨著年齡的和閱歷的增長,會滿滿看淡一切。歲月好像格外眷顧這樣的人,不僅沒在他的臉上刻下痕跡,更沒能在他的心里留下滄桑。

語錄:

1. 和你對手近點,再近點,只有這樣才能超越。

2. 人生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3. 一個人會走的很快,一群人會走的更遠。

4. 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

5.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從頭到腳的距離。

6. 我必須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精力去工作,因為我只有這一次機會。

7. 當一個人愿意付出和擔當時,才是成長的開始;

8. 當一個人能跳出事件,中立客觀的處理問題時,才是具有胸懷格局的開始;

9. 當一個人能管理自己的情緒時,才是卓越人生的開始;

10. 當一個人能學會向內看,時刻反思自己時,才是進步的開始;

11.當一個人能學會感恩,感謝生命所給予的一切時,才是邁向幸福的開始。